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产品展示 >
产品展示
发布日期:2025-07-30 10:51 点击次数:143

西方做局“碳中和”中国将计就计,通过产业升级完成了反杀

2023年,中国发电总装机容量29.2亿千瓦,绿电占了58.2%,其中光伏发电占20%。绿电历史性地超越火电,黄金交叉出现了。

还有一个数据是跟电动车有关的:充电基础设施,也就是充电桩,2013年不到10万台,2023年增加到860万台,十年增长了86倍。还有加氢站也增加到了450座。不要觉得只有日本在搞氢能源,这些数字是过程指标。能源转型是为了能源自主,也是为了应对气候危机。

转型结果如何?十年来中国节约化石能源14亿吨标准煤,减少碳排放31亿吨。这些都是大数据,你听着数字很大,但没有体感。说说个人的感受吧。全国农村光伏发电1.2亿千瓦。别小看这个数字,前面说了全国发电总装机才29.2亿千瓦。农村屋顶光伏就占了全国的4%的发电量,感到很惊讶,蚂蚁雄兵啊!

上世纪70年代日本提出了“阳光计划”,90年代美国提出了“百万屋顶计划”,做到了没有?在地广人稀的美国你看到了多少?要能做到,中国实现了,还提供了200万个就业岗位,给550万农户增收了1亿元收入,差不多每户2000块钱。

村里能源公司会来租赁屋顶,一租就是20年。把你屋顶租给他铺光伏,一个组件每年60块钱,按房顶面积算下来,一年差不多800到1000左右。后面几年的费用会有递减,20年内你的房子要拆了就是违约要赔偿。满20年,这些光伏设备都归你。光伏产品的理论寿命是50年,实际更长。归你了,你用吧。

中国人重视环境的时间不算太长,大家都忙着挣钱了。河水越来越脏,河里不能游泳,河里的鱼也有土腥味了,好像是理所当然。到了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,大家才吓了一跳:环境污染已经那么严重了吗?即使如此,大家也没怎么关心空气。所以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,在中国关注的人非常少,一直到北京大使馆在微博上开始公布PM2.5,我们才明白那个叫雾霾不是雾。中国人“后知后觉”啊!

全球变暖环保大戏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,发达国家开始鼓励光伏发电,欧洲的光伏甚至计划铺到撒哈拉沙漠去了。当时强烈反对使用化石能源,因为这是气候危机的主要原因。我从不怀疑气候危机和碳排放的关联,但我怀疑西方的动机不纯,因为限制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政治操弄的手段。西方推动“碳中和”,长远来看是为了人类的生存环境,但推进得太急了,就是“省略前戏的交配,那就是强奸”。

事实上,美国人懂个屁环保,灯不关、空调不关,倒是每年跟苹果公司计较包装盒用什么材料。跟“LGBT”一样,都是政治正确。根据调查,有60%的美国人根本不清楚碳中和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,但是不妨碍他们提出一大堆漂亮的口号,只要你加入就是被“套牢”了,这算盘打得好呀。新能源的技术和专利全部掌握在西方手里,你可以预见的未来是南方国家继续落后,给他们当牛做马。

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,中国奋起反抗,据理力争的丁院士,还上了美国的制裁名单。到了2018年,中国却签了巴黎气候协定。“恭送入局”,对西方来说,中国这是“你至少不能怪我了”。此前中国的GDP增速简直就是百米冲刺,一跑就是40年,全世界都没见过这样的:用百米冲刺的节奏跑马拉松。这个GDP的神话该结束了吧?这时候的发达国家搬了个小板凳,准备看中国悲剧的上演。西方政客也不想想,摆明了是圈套,中国还要往里钻,是什么道理?中国戏称自己是“兔子”,中国有个成语叫“守株待兔”。西方领先了世界几百年,用傲慢的方式研究中国,却从来没有真正了解对手。“入局”就是有准备。孙子兵法说“谋定而后动”,按理说你们也研究孙子兵法呀。

前几天中国搞中非论坛,提供了3600亿资金。其实中非论坛2000年就开始了,三年一届。美国跟着学搞美非论坛,奥巴马说我出330亿美元搞基建。2022年拜登也搞论坛也“画饼”,花了550亿美元,现在都要下台了,还是一分钱没看到。在美国“画饼”期间,中国在非洲做了什么?中国在非洲建了100个港口,1000座桥梁,1万里铁路,10万公里公路,6.6万公里的输电线路,15万公里的骨干通信网络,200所学校和130多家医院和诊所。

那中国为什么要加入巴黎协定这个明显是圈套的东西?美国人是最先发现事情不对的,中国人不傻呀,为什么要自投罗网?华盛顿的智库一番研究发现,中国“双碳”背后是能源的大转型,西方做了一个“碳中和”的局,中国将计就计,通过产业升级完成了反杀。西方号召大家要修路,要致富先修路,自己却不修。过了几年发现中国连收费站都建好了。特朗普是一个典型的商人,看到事情不对,第一反应赶紧跑。他退出了巴黎协定,还说风凉话:“早说了,你们这事成不了。”这是历史性的时刻,近200个国家参与的气候协定,美国是唯一一个退出的国家,而且退了两次。一次是小布什,一次是特朗普,共和党一家人不说两家话。美国有三个世界第一:GDP第一,军事第一,“不要脸”第一。

中国既然签了巴黎协定,那就是认真的。2020年中国提前两年完成了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中提出的减排目标,虽然那本协议根本就没有通过。但中国的计划早就做好了,那就继续推进嘛。中国的“双碳”目标也提出来了:2030年碳达峰,2060年碳中和。从碳达峰到碳中和,英国和法国的计划是用59年,美国43年,日本37年,而中国只给了自己30年。这是要“逼”自己的节奏啊,从政府到民间都要往前冲。

有一个印度脱口秀演员说中国搞“碳中和”是认真的:“自带杯买咖啡减5元。

“碳中和”在中国最有名(或至少最普及)的商业化项目应该是支付宝的蚂蚁森林,但真正起大作用的还是“大象森林”。1999年中国启动退耕还林还草。最近20年,地球恢复了5%的绿化面积,相当于一个亚马逊雨林,其中25%来自中国。蚂蚁森林的贡献是退耕还林工程的三分之一。当然,他们的推广作用还是非常大的。推荐大家看两个节目,一个是《星球研究所》的“黄土高原绿了”,讲高原水土流失是怎么解决的;一个是《锵行天下》2021年第二季的最后一集,关于植物学家吴相荣,他选择“一件事做一辈子”,他选的是植树造林,修复自然。一个是国家计划的力量,一个是科学家对自然的爱护。

最能体现中国长远计划的还是电动车。谋划30年,布局20年。1992年钱学森就给国务院写信,他建议尽快布局电动车。钱学森高瞻远瞩啊!如果说内燃机的心脏是发动机,电动车的核心就是电池。一辆电动车几乎有50%的成本是电池。2000年中国的863计划启动了新能源项目,电池“赛马”跑出了锂离子电池。到了2003年,中国政府制定的中长期科技规划,确定了电动车战略,要在汽车行业弯道超车。根据这个计划,到2060年,中国正好达到“碳中和”,这又是一个“细思极恐”的细节。碳中和目标2060年完成,是2020年宣布的,实际上2003年,17年之前,已经算出来了。2005年的《汉武大帝》说“民族复兴”,但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”这个目标在2012年才正式提出来。这些都是我们事后发现的,要是通过新闻去判断中国的决策,你只能看到“背影”。

2008年中国有4万亿的救市计划,铁公基马上就上马了。但大家不知道当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陈清泰主持了一个课题组,他包括了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内的各领域专家,他们的任务是什么?寻找未来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,就有电动车。然后开始扶持国家做电动车的天使投资人,投资逻辑也很简单,就是补贴。2009年中国启动了一个计划:选择十个城市,每个城市投放1000辆电动公交车,这就是“十城千辆计划”。

此前一年,也就是2008年,奥巴马也在搞电动车补贴。现在的欧盟也一样,产业政策和补贴是常规操作,全世界都一样。区别在于中国的补贴是连续的,像一个牵引绳,不断地吸引企业参与进来,一搞就是十几年,直到产业具备自谋生路的能力,然后开始放养。去年《三联生活周刊》有个封面报道:现在全球的电池是中国生产的。电动车的核心是电池,成本的大头也是电池。

你仔细看2008年以后,中国政府大力倡导的产业,电动车、半导体、储能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,都有一个共同点:全是“电老虎”。比如半导体,一个台积电能消耗台湾6.2%的电力。前几天公布的消息,中国一到7月份,算力用电增加了33%。以前以为高铁是“电老虎”,幸好前几天谣传高铁一公里一万多度电被辟谣了,说一公里才20几度电。

不过这又被网友骂了,为什么票价还要那么贵?按他们的理解,高铁车票只能是按电费收,就像车费只能按油费收,其他运营成本是不存在的。那为什么中国的“高铁”东盟国家都想要,开工的没几个?因为成本很高啊,加上利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本。这些人的脑回路是单向的,还特别窄。

好了说回来,那为什么中国要搞那么多“电老虎”?中国可能在进行这个世界最大的能源赌局,赌电费不要钱。说“赌”有点随意啊,但战略选择总是带着不确定性的。比如日本赌氢能源汽车,布局卖得有点大,扯了。中国搞电动车了,有人哭就有人笑。日本的氢能源输给中国的电动车,归根结底是格局太小了。日本人看汽车看到的是一个产业,而中国想象的是世界能源未来的布局。日本人搞氢能源是申请专利以后收“过路费”,而中国新能源是可以造福人类的。

2023年上半年,德国的发电量降了20%,一夜回到40年前,因为天然气太贵了。俄乌战争开始,德国制裁俄罗斯,廉价能源和原材料都没有了,成本飙升。德国电费高的时候,电解铝成本差不多4200美元一吨,同期货的价格才多少,2300美元。生产成本是售价的两倍,你说还怎么玩?一个制造业大国电发不起。还有极端组织去破坏发电厂,难怪马斯克要骂娘。扛不住飙升的成本,德国制造业那就跑吧,往美国跑,往中国跑。

中国赌电费不要钱。对的,天上是会掉馅饼的,太阳能是免费的。太阳给你风,给你水,给你光,从来没跟你收过钱。目前基本是赌对了。发电成本通常是多少?给大家算一笔账,包括火电成本,水电成本,风电成本。一直以来中国发电的阻力是火电,天然气太贵了,一般是烧,一度电的成本三毛多。发展绿电关键是成本与火电的比较。根据中国核电2023年的年报统计,核电的成本是一毛八,是火力发电的一半,所以全世界挤破脑袋要搞核电,便宜啊。不要看现在微软二次创业搞核电。

光伏发电的成本在一度电五毛钱的时候,光伏发电站你建一个亏一个,你做到四毛钱还是亏,但是再往下过了成本的“生死线”,就不再是量变,而是几何级的质变。《大国光伏》这本书里有一个数据:1950年世界上第一批光伏发电,每度电的成本高达300美元。300美元一度电,现在光电最低成本是1美分。这是沙特阿拉伯光伏发电站,也是中国公司建设的,是300美元的三万分之一。在中国西部阳光充足的地方,光伏发电成本也达到了一毛二一度,比核电还便宜,是火电的三分之一。以前觉得全世界只有阿拉伯的沙漠是有用的,因为有石油,现在看来中国和非洲的沙漠也是老天爷的赏赐。

那你就会问中国的用电为什么还是那么贵?好像还是要五毛钱一度嘛。因为对绿能发电来说,发电成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,大半是传输费用和储能成本。等这两样成本再压下来,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逻辑都会被颠覆。

就像喜马拉雅山被炸开一个50公里的口子,印度洋的暖风被送上了西藏,世界屋脊变成了“青藏水乡”。我们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道崩多50公里宽的口子,世界屋脊还留着。把印度洋的暖风引到我们这里来,想一下,那我们美丽的青藏高原从此摘掉“落后”的帽子不算,还得变出多少个鱼米之乡。中国光伏经历了“九死一生”,才有了现在的脱胎换骨。不夸张地说,光伏就是鸦片战争以来浓缩的中国历史,压迫和反抗。“杀不死我的,都使我强大。”光伏的崛起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,而是在西方的打压下强起来的。

推荐资讯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