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产品展示 >
产品展示
发布日期:2025-07-09 10:58 点击次数:117

马兰现状: 定居上海, 和丈夫余秋雨丁克至今, 退居幕后成老板

马兰这个名字,可能有些人听着陌生,但她演的戏,几乎没人没见过。《西游记》里唐僧的母亲,戏份就几分钟,连句台词都没有,可全国观众愣是记住了那张脸。她到底凭什么把这么短的戏演得这么传神?现在的她,又过着怎样的生活?

很多人不知道,马兰的本业不是影视剧,而是黄梅戏。在戏曲圈,她的名气可不小。19岁就在剧院挑大梁,那会儿的她就透着股不一样的劲儿——戏唱得亮,女扮男装时那股英气更是让人看不出破绽。这种能让角色“活”起来的气质,注定她不是普通演员,而是能琢磨出角色魂儿的艺术家。

也正是这份独特,让千里之外的杨洁导演盯上了她。当年杨洁正为《西游记》愁得焦头烂额,这部想拍出古典韵味的剧,选演员半点不能含糊。尤其是唐僧母亲这个角色,出场就得抓住观众眼球,戏份虽少,却得有大家闺秀的端庄,有母亲的温柔坚韧,还得让人过目不忘。杨洁翻遍了全国剧团的资料,看到马兰的照片和演出记录时,当即拍板:就得请她来。

可难题跟着来了。马兰那会儿的档期排得密不透风,剧团的票早就卖光了,她是台柱子,根本走不开。剧组却铁了心,哪怕只拍几天也要把人请来。要知道,当时剧组穷得连主演片酬都快付不起了,可为了这个角色,硬是挤出两万多块,包了飞机把马兰接到片场。这在80年代,两万多可不是小数目,按当时的物价算,差不多相当于现在几十万,说是“天价”也不为过。

马兰是卸了妆就被接上飞机的,到了片场,剧组早备好戏服,她一换衣服,现场瞬间静了——那气质,站在绣楼上就像从古画里走出来的,端庄里带着股说不出的韵味。当时时间紧得厉害,她只有半天时间,连排练都来不及,直接化妆就上了场。可她半点没慌,每个动作都精准到位,几乎没NG。后来杨洁导演在回忆录里说,戏曲演员是真不一样,身体就是他们的语言,马兰那几下水袖,细微的颤抖里全是母亲的心碎,这都是多年戏曲功底磨出来的身段和眼神。

那段三分钟的戏,其实拍了17分钟的胶片,杨洁舍不得剪任何一个镜头。那会儿其他古装剧里,不少演员光靠脸好看,动作僵硬,眼神发空,可马兰不一样,她的表演带着戏曲程式化的美感,每个动作快慢都有讲究,站着是幅画,动起来就是段故事。这种差距,哪是一句“有天赋”能说清的?是练了多少年戏曲,才能把三分钟演成观众记了几十年的经典。

其实马兰一开始不想接这个角色,觉得三分钟太短,怕演不出味道。杨洁跟她说:“观众会记住你的眼睛。”就这句话,让她动了心。她下了飞机没歇口气就进组,拍完又赶回去唱戏,中间连口热饭都没顾上吃,却半句抱怨都没有。事实也证明,杨洁没看走眼,她的表演成了全剧的点睛之笔。

拍完《西游记》后,马兰没留在影视圈,还是回了剧团唱黄梅戏。后来她和作家余秋雨结了婚,这段感情当时还引了不少议论,可两人过得踏实,一直丁克到现在。再后来,她慢慢淡出舞台,和余秋雨一起弄了部音乐剧,花了三年心血,可惜观众不太买账。从那以后,她就退居幕后,开了自己的工作室,成了老板,继续为黄梅戏琢磨新路子。

如今的马兰定居在上海,已经年过六十,可皮肤依旧白皙,那股从容的气质一点没减。她没生孩子,和余秋雨的日子过得平淡却安稳。有人说这样的人生不够“圆满”,可对她来说,能守着自己热爱的戏曲,和相投的人过一生,或许就是最好的状态。

你还记得《西游记》里唐僧母亲那个镜头吗?有没有哪一瞬间,被她眼里的情绪打动过?

推荐资讯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