豫西山区那条小路,现在恐怕已经杂草丛生。可如果早上天刚蒙蒙亮,有人静静走过,或者翻开几十年前的老档案,其实能闻到血泪和希望搅在一起的味道。山林深处,一个满脸风霜的政委,后背湿透,鞋子踩得啪啪响,一步三回头,走得艰难,小路边那个还冒着汗的年轻警卫员喘着粗气,额头上全是细豆大的汗。没人知道这么一出,历史转了一个弯。这个场景,也许根本没几个人在意过。谁又能想到,这一刻决定了好几个人的命运,只是警卫员自己心里一直默念:我不杀你,你快走。
豫西当时局势真说乱,没人说得清。前线火线烧到哪里,老百姓家还没收拾完,一夜之间又换大王了。1944年起,日军南下,豫湘桂被打得乌烟瘴气,整个豫西基本什么人都有。地方武装、大刀会、散兵游勇、保安团、流亡的国民党部队,都想顺风下蛋。老八路手里没钱没枪,想要活下去、站住脚,统战、“拉拢”、合编都是常事。八路军机动快、靠民心,可真碰到像上官子平这种人,还是有点两难。
上官子平名字其实没人记得,渑池那边的老警察,横行乡里也有几年。手段狠,满嘴大道理,对外说抗日,手下实际抢粮劫财,百姓饭碗都不敢正眼看他。但那会儿谁也没法绕过他,一没枪可以凑合,二呢,这种地头蛇手里就有人。八路军统一安排,先拉拢再收编,给了他旅长头衔,独立第七旅,说实话名单刷到上头,还是有人眉头动了一下。有人小声议论:这种人到底能不能用。也有人盯着政委,觉得问题不大,有政策有纪律,总能带着他好好干。
部队合编那会儿,表面上人心齐,其实伤疤都埋在底下。纪律不抓紧,地方习气浓,要命就是管不住。最糟糕的事,发生速度让人措手不及。手下团副惹了大祸,冲到民房里欺负老百姓,连根绳子都懒得随身带,东一下西一下,想逃都逃不掉。群众忍无可忍,把事闹到军区,八路军规定顶天了。这种事问都不用问,枪毙处理。上官子平当场脸色青一阵白一阵,嘴里一句话没说出来,转身就把桌子踹倒了。老兵一看,不妙。
这下气氛全僵了。政工干部始终不松口,有什么说什么,分明就是各干各的。他这边开始琢磨别的退路。干脆跟国民党靠拢,自己单干。可要跑,也得打出点声势。他偷偷联系旧部,过了半月,开始动手。豫西乡下黑灯瞎火,一夜之间好几处八路军驻地爆发混战。趁夜里换哨,把老八路头头直接糊上麻袋。有的同志躺下再也没起来。政委、书记、县长,优先处理。
刘丰那个年纪,别说打仗,走路都能冒汗。老红军,打了十几年,手上老茧,腰直得像棍,做人做事全凭一个理字,喜欢喝点白开水,不沾别的。分队干部说起他,那都是:“只讲原则,不拉关系。”正好和上官子平这个人扛上。一边要规矩,一边要面子。这种冲突早晚要爆。
关进房里的时候,刘丰自己知道大概没什么希望。警卫员张某原没什么交情,送饭、递字条,两人说不上十句话。不过八路军的兵都有点念旧,老革命说点什么,新兵都记在心里。走山路那天,四周一片寂静。张某透过林子,看着谁都不在,又回头看政委,心一下软了。
说话很轻:“我不杀你。”什么也不想,直接松了绑。他眼睛直勾勾瞪着林子,背影都没动。刘丰一愣,鞋还没穿稳,就跑开,没敢回头看。俩人一辈子也没再见。
张警卫员回去谎报,说趁人不备,丢了。谁也没查到底。那阵子抄家、战事忙,全靠能糊弄一天是一天,结果上头出了口气没人管。
谁都以为上官子平能翻身,其实更尴尬。国民党不信他,信不过落水狗,给了个空衔,实权掐着。打完报告,他被分到龟山,住的是山洞,部队拆得七零八落。哪敢睡实心觉,每天换住处,还怕八路军顺手收拾他。风声一紧,人掉队了也没人回来报信。后来病了,没人搭理,一个星期才发觉他尸体,手下人也早散,一点正经后事都没有。
那些跟他跑的亲信,几乎都没逃得掉。有人逃回八路军,老同志有的心软接纳,有的查了底细,看情况慢慢观察。但背叛的事,自己心里都记得,烙印一辈子擦不掉。战后清点,那期间,豫西根据地被打得稀烂,干部130多牺牲,部队零散得可怜。军区后来说,这是一次惨痛教训,地方武装不能乱收,先审查、再教育,干部早早派过去,不留后患,这一条后来说到明面上,没有第二次模糊空间。
可就有一些人在乱世里没变,张警卫员战后回了家,没人知道他心里的关口在哪。老家里人也没多问,只说他命大活回来了,反正一辈子没提这事。几十年后编县志,写了两句话,才有人顺着查出刘丰是那年跑出来的。
刘丰后面找到了队伍,调到支队干政工,经历多了,与新干部谈起往事,把名字一带而过。再没说当年那天是怎么活下来的。
豫西这一段谁都不愿怀念,牺牲太大,损失太多。老乡说起,就摇头叹一声,干部流血流汗,全靠个骨气顶着。地方武装和正规军,就是隔着一条河,过不去。兵变、清洗、调动,谁能想到最终靠的是一个普通警卫员的德行和心软。
人心里那个坎,都是天平。命令可以压死人,下不去手的,终究还是把命看得值钱。历史不会多讲几笔,那些没被书写下来的温情一闪而过,才是大浪淘沙下真正的人性。
没人再管上官子平最后那点下场,只记得豫西山里,老干部一句硬话,一个兵一次悄悄的转身,有时候整个时代都因为这些“小动作”而略微有点点不同。
这种事过去了,就像老林子里过了场风。大风浪、大英雄,归根到底,还是靠人心扛着走出来的。这才是真传下来,谁都搬不走的东西。
本报(台/网)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