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意昂体育介绍 >
意昂体育介绍
发布日期:2025-07-03 03:55 点击次数:65

年度「第一大尺度」电影《酱园弄》, 被骂惨了

笔者等《酱园弄》,等了很久。

等的是陈可辛,这位曾拍出《甜蜜蜜》、《亲爱的》的导演,对拿捏时代与个体命运的纠葛,向来有他的独到之处。等的也是民国四大奇案这块璞玉,一个被家暴的女人,在绝境中挥刀反抗,其间的血泪、挣扎与人性的晦暗,本该是银幕上最惊心动魄的篇章。

再加上那张“半个娱乐圈”的演员名单,噱头拉满,吊足了胃口。我曾以为,我们会看到一幅旧上海的浮世绘,一个女性血淋淋的觉醒史。

结果呢?走进影院,如坐针毡。走出影院,只剩一声叹息,外加一种被愚弄后的恼火。这道用山珍海味堆砌的佛跳墙,端上来才发现,火候不对,食材互冲,成了一锅味道诡异的大杂烩。

一、当“端水大师”,成了“搅局大师”

平心而论,影片的“面子”是过得去的。摄影、美术、调色,每一帧都透着大制作的精致,章子怡的表演在特写镜头下依然是教科书级别,那张脸,本身就是一部戏。

但一部电影,光有“面子”是远远不够的,它的“里子”——也就是故事和人物——已经烂得千疮百孔。

最大的问题,就出在那“半个娱乐圈”上。陈可辛导演这次仿佛不是在拍电影,而是在导演一台阵容过剩的春晚。为了让每个明星都有露脸的机会,他使出了浑身解数去“端水”,结果水没端平,反而把整桌宴席都给搅了。

配角们像走马灯似的轮番登场,每个人都想在有限的时间里“炸场”,结果就是群魔乱舞,谁也不服谁。雷佳音演的那个警察局长,前半段还是个精于算计的投机小人,后半段突然就圣母心附体,为了一个女囚犯赌上自己的前途。笔者看到这里,满头问号:他图什么?这行为逻辑,简直是精神分裂。

还有杨幂演的狱霸,前一秒还横眉冷对,后一秒就抱着女主掏心掏肺,甚至模仿起了《色·戒》里汤唯的桥段,唱了首《十八相送》。戏是够抢眼,可这么一折腾,主角詹周氏(章子怡饰)直接被挤到了角落,成了一个面目模糊的背景板。

讽刺的是,我们看完整部电影,对这个本该是灵魂的女主角,依旧无比陌生。她被丈夫家暴时在想什么?她的反抗是一时冲动还是蓄谋已久?导演似乎觉得,只要把家暴拍得够惨、够血腥,观众就会自动共情。说白了,这根本不是艺术创作,而是创作上的懒惰和投机。

二、被“消费”的女性觉醒,和一记响亮的耳光

如果说群像失败是技法问题,那主题的悬浮,就是态度问题了。

《酱园弄》打着“女性觉醒”的大旗,可通篇看下来,这旗帜空洞得像个笑话。赵丽颖的角色像个复读机一样,在旁边不停地喊着“女人要反抗”的口号。这种处理方式,不是在刻画觉醒,而是在给电影强行贴标签,生怕观众看不懂它的“卖点”。

真正的女性觉醒,是发自内心的挣扎、困惑与最终的破茧而出。它应该是痛苦的、复杂的,甚至是充满矛盾的。我们不妨看看韩国的《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》,那才叫把一个女人逼上绝路的绝望和反抗拍得入木三分。而《酱园弄》里的觉醒,轻飘飘的,就像一句广告词。导演用最血腥的家暴场面,来探讨一个最深刻的女性议题,这种巨大的反差,本身就是对女性困境的一种浅薄化和消费。

更让所有观众愤怒的,是那个戛然而止的结尾——“故事没完,下集再见”。

笔者活了半辈子,头一次在电影院里看到如此赤裸裸的商业算计。观众花了钱和时间,结果只看了一个超长版预告片。这已经不是拍电影了,这是把观众当“韭菜”,一刀割下去,还告诉你,想知道根在哪儿,得等下一茬。吃相实在难看。

这种割裂感,根源在于项目本身的混乱。据说它最早是个五集的网剧,有足够的篇幅去铺陈。硬改成两部电影,既要平衡明星戏份,又要保留悬疑元素,还想蹭上女性主义的热点,结果就是贪多嚼不烂,每个部分都讲得支离破碎。

三、结语:一声叹息,一个悬案

《酱园弄》的溃败,说是给中国电影敲响了警钟,都是老生常谈了。笔者更愿意把它看作一面镜子,照出了当下电影创作的一种浮躁心态:以为“大导演 + 巨星阵容 + 热门话题”的公式就等于票房灵药。

他们忘了,电影终究是关于“人”的艺术。当一部电影里,你看不到活生生的人,看不到真实的挣扎,看不到真诚的思考,那么再华丽的阵容、再正确的口号,都只是一具空洞的皮囊。

我们也许再也等不来《酱园弄》的下集了,这或许是件好事。但笔者不禁要问:当资本和噱头能够如此轻易地绑架一块历史的璞玉,并把它糟践成这样,我们离一部真正尊重普通人命运的杰作,到底还有多远?

这,比电影本身的结局,更像一个悬而未决的案子。

推荐资讯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