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新闻动态 >
新闻动态
发布日期:2025-07-24 03:07 点击次数:174

默克尔预测俄乌冲突结局,只有一种可能,德防长称若开战就杀俄兵

十三年来,美国第一次从俄罗斯人“头号敌国”的名单上掉了下来,现在俄罗斯人最讨厌的国家,是德国。

高达55%的俄罗斯受访者,都认为德国是俄罗斯的敌人,而他们仇深德国的主要原因,就是新总理默茨。

默克尔用了十六年建立的微妙平衡,被默茨用几句话就敲得粉碎。

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表示,如果俄罗斯攻击北约,德国军队已准备好采取“杀戮”俄军的致命行动。德国驻军陶宛就是为了保护北约东翼。

对于这样火药味满满的发言,俄罗斯回应说,他们不会攻击北约,德国有点想发疯了,这很危险。

德国总理他推动“不惜一切代价”的强军计划,目标直指“欧洲最强大的常规军队”。默茨上任后,马上加强了对乌克兰的援助,增加了输送的武器种类。

美国总统换了,态度软了,德国却突然跳出来,自然就成了最扎眼的反俄先锋。然而,默茨的强硬,恰恰是对默克尔政治遗产的一种反叛。

默克尔,在2022年时就断言“这场冲突总有一天会在谈判桌上结束”。

她后来出版的新书《自由:回忆1954–2021》里,默克尔坦然承认,当年她与俄乌斡旋达成的《明斯克协议》,从一开始就是为俄罗斯“设的局”。

其真实目的,根本不是为了实现和平,而是为了拖延时间。

她毫不避讳地写道,正是这个协议为乌克兰争取了宝贵的八年,让乌克兰军队得以完成现代化改革,为2022年之后能够顽强抵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普京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,直言自己“被欺骗了”。但是默克尔认为自己并没有错,不会为任何事道歉。

事实上,她是世界为拖延俄乌战争付出最多行动的人,她想用《明斯克协议》结束乌克兰政府军和亲俄分离主义者在乌克兰东部地区的武装冲突。

她推动北溪天然气管道2线,以此来巩固俄罗斯和整个欧洲的利益关系。全世界的政治首脑都知道俄罗斯要出手,但是大家都没有行动。

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曾感慨,如果默克尔领导欧洲,俄乌战争一定不会是如今的局面,现在欧洲已经输了,只是不肯承认。

欧洲不仅没有帮助默克尔一起牢固她构建的安全框架,还四处拖后腿,美国更是故意拆台,要搞垮北溪,推动战争。

默克尔比任何人都清楚,一场被对手精心准备了八年的持久战,最终必然会耗尽所有参与方的资源、耐心与信念,除了回到谈判桌,别无选择。

如今德国新总理默茨既想在棋局中扮演主角,又害怕被美俄两个大玩家随时出卖,从而承担最终的安全与经济代价。

这种深层的焦虑,从默克尔时代一直延续至今。默茨不仅跟默克尔的思路对着干,他连欧盟和马克龙的台都拆。

特朗普对欧洲加关税,马克龙和冯德莱恩都说要反制,要对抗。只有默茨说要忍,要商量,还没打仗就想投降。

现在已经没人拦得住俄罗斯了,美国也不行、2025年2月12日,特朗普先是与普京通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电话,随后才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一小时。

这个先后顺序本身就是一篇无需解读的声明:在华盛顿的新战略里,俄罗斯更重要。特朗普与他的副总统万斯,频频打断泽连斯基的发言,甚至刻意用更大的音量压过他的声音。

当泽连斯基试图辩解乌克兰在孤军奋战时,特朗普的回应更加无情:“你正在拿数百万人的生命当赌注,你在赌第三次世界大战。”

美国总统在公开场合如此强硬地训斥一个外国盟友的领袖,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第一次。全世界都看懂了,特朗普正在为美俄的直接交易清场。

相比前两年的强硬,普京政府的姿态变得异常务实和灵活。俄罗斯外交副部长里亚布科夫公开表示,俄方不希望与美国的外交关系完全中断,但强调对话必须“平等”,俄方不会进行“单边让步”。

这个表态很有水平,既表达了谈判意愿,又划定了底线,但没有把妥协的大门关死。克里姆林宫愿意为推进谈判创造条件。

这就是俄罗斯迈出的关键“第一步”。然而,这关键的第一步,仅仅是踏入了一座和平的迷宫。迷宫的深处,横亘着四个几乎无解的死结。

第一个是领土死结。俄方坚持任何谈判都必须承认“俄罗斯新增的地缘政治现实”,翻译过来就是:克里米亚、顿涅茨克、卢甘斯克、扎波罗热、赫尔松,这些地方的归属问题免谈。

第二个是安全死结。乌克兰坚持要求加入北约,或获得类似北约第五条款的安全保障承诺。俄罗斯绝不可能接受。

第三个是血腥战斗在两个民族之间刻下了难以愈合的仇恨。西方国家一直坚持要追究俄罗斯的战争罪责任,但这又是俄方绝不可能接受的谈判前提。

各方走向谈判桌,并非因为内心向往和平,而是因为战争的成本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承受极限。这是一场注定要耗尽一切的和平。

默克尔的预言或许可以应验,但其兑现的方式,是通过一场惨烈的消耗战。

俄罗斯迈出的那“第一步”,也并非走向无条件的和平。这更像是一种战术调整,开启了“以战促谈”的漫长序幕。

克里姆林宫很可能会利用中东局势复杂、美国精力分散的时间窗口,在乌克兰东部加大军事压力,以便在未来的谈判桌上,为自己争取到更有分量的筹码。

“边打边谈”,只是一个开始。真正的和平协议,或许要等到2026年,甚至更久。

默克尔:俄乌冲突“总有一天会在谈判桌上结束”

观察者网

2022-12-08

默克尔称已“尽所能”阻止俄乌发生冲突,乌高官不满:找借口

环球网

2023-05-01

默克尔卸任后首次采访谈俄乌冲突:不会责怪自己,没什么可道歉的

来源:环球网

-2022-06/08
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
推荐资讯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