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大战神坐冷板凳!蒋介石:宁输江山,不敢用虎将!
小诸葛老虎崽留洋将:敢杀日本英国兵,不敢得罪蒋介石?
蒋介石败走台湾真相,三大战神弃之不用,毛主席 : 用一个就能翻盘!
虎囚樊笼:蒋介石弃用三战神始末
1948年深秋,南京总统府梧桐叶落如雨。蒋介石将薛岳的《淮河防线策》摔在案头:“伯陵老糊涂了!六十万大军背水列阵?” 陈诚拾起散落的图纸冷笑:“校长明鉴,此公还在做长沙会战的旧梦。”
窗外炮声隐隐传来,蒋介石捻动着念珠的手突然收紧——他想起白崇禧昨日在汉口通电“逼宫”,又想起孙立人在台北练兵的捷报。三把绝世利刃,竟在社稷倾颓之际齐齐封入鞘中!
一、小诸葛困金陵(白崇禧篇)
武汉行辕作战室里烟雾缭绕,白崇禧指尖划过淮海平原沙盘:“杜聿明兵团应火速撤至蚌埠,与黄维兵团成犄角之势...”话未说完便被电报打断。参谋颤声念道:“总统手谕:主力坚守徐州,不得后退半步!”
“完了...”白崇禧跌坐藤椅。窗外长江呜咽,他恍惚看见十四年前湘江血战——1934年冬,时任追剿军总司令的白崇禧将桂军主力撤至龙虎关,给红军让出西进通道。蒋介石在南昌行营拍案大骂:“白健生放虎归山!”而此刻沙盘上,三十万国军正被他亲手送入虎口。
党锢枷锁
南京黄埔路官邸,蒋介石将白崇禧亲拟的《中原决战方略》推给陈诚:“健生要用桂系主力守郑州,把中央军顶到前线。”陈诚会意:“李白二人,终究存着割据心思!”
白崇禧不知自己正被议论。他抚摸着武昌红楼墙上弹痕——那是北伐时指挥西征军破城的印记。副官忍不住问:“总长既知徐蚌危局,何不再谏?”白崇禧望着江汉关钟楼苦笑:“民国二十六年八一三,我率兵驰援上海,他却密令顾祝同抽走重炮团。外省将领在他眼中,终究是异姓家奴。”
武昌“逼宫”
1948年冬,华中“剿总”司令部电话彻夜嘶鸣。白崇禧抓起话筒听见杜聿明嘶吼:“黄维兵团覆灭!邱清泉战死!请求空军...”话音未断已变忙音。他猛捶地图上“双堆集”三字,墨汁溅了满袖。
十二月底,白崇禧接通李宗仁专线:“德公,该通电了。”当《亥敬电》要求蒋氏下野的宣言震动全国时,蒋介石在溪口电台前捏碎了茶杯。侍从送来密报:“白部长调张淦兵团东移,似有截断浙赣路之意...”蒋介石冷笑:“我宁赠共党,不予桂系!”
孤岛囚虎
1950年台北草山别墅,白崇禧的围棋盘落满灰尘。当收音机里传出“李宗仁在美国发表反蒋宣言”,他枯坐至深夜。次日“总统府战略顾问”的聘书送至案头,聘书下压着保密局监视报告。白崇禧提笔在聘书批注栏写下杜牧诗句:“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。”——笔锋如刀,力透纸背。
二、天炉余烬冷(薛岳篇)
长沙岳麓山指挥所里,薛岳将钢盔重重砸向地图:“传令李玉堂!第十军战至最后一兵也得守住衡阳!”窗外湘江赤红,漂浮的尸首堵塞了航道。这是1944年夏,曾经熔炼日寇的“天炉”,此刻正被岗村宁次用百万人马烧穿炉壁。
战功成罪
南京授勋宴上,薛岳胸前的青天白日勋章闪着冷光。何应钦举杯道:“伯陵指挥长沙大捷,歼寇十万...”话音未落,陈诚轻笑:“若无辞修在鄂西牵制,怕是难竟全功。”薛岳仰头饮尽杯中酒,喉间尽是衡阳陷落时的硝烟味——方先觉降敌前最后一电犹在耳畔:“敌人今晨由北城突入,我已无可战之兵...”
内战爆发后,薛岳在徐州提出“纵深梯次防御”,却被参谋总长顾祝同驳回:“委座要的是四平那样的歼灭战!”宿北战役败讯传来时,薛岳看着战报上整编69师覆灭的消息,突然掀翻沙盘:“若依我守淮河方略,戴之奇何至...”
冷藏岁月
1948年总统府“戡乱军事会议”,薛岳拍案而起:“放弃东北!保淮河守长江!”满座寂静中,蒋介石转动着茶杯盖:“伯陵啊,你在徐蚌会战时的方案...”未尽之言如冰锥刺骨——正是蒋介石否决其淮河防线,强令主力集结徐州,终致淮海惨败。
及至退守海南,薛岳重布“伯陵防线”。1950年四月,解放军木帆船冲破铁壁登陆,他在军舰上望见五指山烽火,喃喃自语:“若长沙会战时弹药也如今日这般...”副官突报:“台北急电!调总座任总统府战略顾问。”薛岳撕碎电报纸撒向大海,纸屑如雪片纷飞,恍若十四年前长沙城中百姓欢庆胜利用的爆竹碎红。
三、野人山虎囚笼(孙立人篇)
缅甸仁安羌油田烈火冲天,孙立人持汤姆逊冲锋枪站在坦克上怒吼:“113团跟我冲!”被围英军看见中国士兵刺刀挑飞日军头盔,激动得撕开米字旗挥舞。此役救出七千英军,孙立人获英王勋章时,新38师官兵却在啃食芭蕉根——史迪威扣发了他们的给养。
洋血原罪
东北保安司令部门前雪深没膝,杜聿明将孙立人阻在作战室:“抚顺共军不过疥癣之疾,仰公还是去练兵吧。”孙立人攥紧印着清华校徽的怀表,想起昨日四平前线的急报:廖耀湘新六军遇林彪主力伏击。等他星夜驰援解围,杜聿明却向南京报称:“廖部独撑危局”。
1947年松花江解冻期,孙立人主张“跨江闪击哈尔滨”,杜聿明却强令攻打临江。当林彪三下江南吃掉了89师,蒋介石的申斥电报直指孙立人:“新一军美械精锐,竟不能歼敌一旅?”孙立人摔碎茶杯:“美械?全军缺编四十门榴弹炮!”
高雄孤岛
台北凤山训练场,孙立人看着新军演练“三三制突击”,忽闻《中央日报》头条:“滇案主犯郭廷亮供认兵变计划”。他踉跄扶住单杠,眼前浮现月前蒋经国视察时说的话:“将军练兵甚好,只是...太像西点军校了。”
1955年寓所被宪兵包围时,孙立人将缅甸战场的指北针交给老仆:“带去广州,埋在母亲坟前。”三百页自辩书石沉大海,他在台中寓所种玫瑰时总低语:“仁安羌的弟兄们,我该和你们死在野人山...”
台北五指山军人公墓寒风萧瑟。薛岳墓前无香火,碑文简略如阵亡士兵名录;白崇禧坟茔隐在荒草,墓碑曾被泼漆;孙立人灵堂摆着仁安羌战役沙盘,玻璃罩下压着泛黄手稿:“吾练新军十万,竟无一人可战之地!”
当金门炮声隐隐传来,蒋介石巡视凤山军校。看到墙上挂满美军顾问照片,突然问随从:“孙立人教过的那个...三三制战术图还在吗?”侍从垂首相顾无言。风中似传来缅北丛林的冲锋号声,化作历史深处一声悠长叹息。